厂长罗哥初见钟纳老师时,曾得意地告诉他,自己工厂的一个部门已实现了机器人流水线,生产能力提升了36%。
于是,老师“不怀好意”地反问他:那么你们一定是多赚了36%的钱啦?
事实上,并没有,只是一个车间的生产能力提高了而已。
接下来,钟纳老师就好像一个算命先生一样,很肯定地告诉厂长:
因为工会,你不能把那些被机器人代替的员工炒掉,所以你的管理成本也没有下降,是不是?
你不但没有多赚36%的钱,甚至最终的产量也没能提升,是不是?
不但你的定单交付能力直线下降,你的存货还直线上线,你的工厂已经快要倒闭了,是不是?
为什么钟纳老师能准确地预测工厂的问题呢?
假如你有两个下属,小A和小B,工作流程是小A做完工作后,给小B完成。结果小A工作效率很高,导致工作在小B那里大量积压。作为领导你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
一般而言,你肯定会帮助小B提高工作效率,或者在这个环节增加人手。但如果这个环节既无法增加人手,也不可能提高效率呢?
而且,在工厂,你十有八九看不出问题出在小B这个环节,因为整个生产过程有几十个环节,还有一套错综复杂的流程。
你能看到的,只是一部分工人在拼命加班加点生产,一部分工人却因为没有零件而无所事事,一部分环节三天两头出事故,一部分环节设备开工率不足一半,一边是严重拖延的定单,一边是积压如山的原料和半成品。
同理,公司的办公室里,最常见的景象是,所有人都在忙,天天都要加班,但业务仍然严重拖延,不停地返工,不停地扯皮,业绩也上不去。
我不是说你,我是说在座的各位,都在瞎忙——不是大家不努力,而是流程出了问题。
在钟纳老师看来,如果某一个环节的“效率”猛增,必然给下一环节带来“半成品积压”,同时,又要求上一个环节不断加大零件供应,这就造成了成本的猛增,管理费用也大大增加。
但为什么最终的产量反而会下降呢?
打个书里的比方,我们小时候春游,排成长长一列队伍前进,但队伍速度并不是所有人的平均值,而是取决于队伍中最慢的那一个人,在因为最慢的人后面所有人的速度都会因此慢下来。
这就是TOC理论的核心,首先它定义了什么叫“瓶颈”——任何一个环节,只要它的产能小于其他环节对他的需求,就是瓶颈。
而工厂的产能就等于瓶颈的产能——短板效应。机器人增加某一个环节的效率,反而造成内部生产的浪费——存货成本的增加、人员管理的困扰等等。
如果队伍最前面的那个人只管自己走不回头的话,整个队伍会越拉越长,而队伍的长度相当于整个流程的生产成本,这也意味着成本越来越高。队伍拉得太长,就会散掉,工厂的成本太高,也会垮掉。
“瓶颈”理论其实很好理解,可钟纳老师开出的第一个“药方”却让人难以接受——干掉效率最高的那一个人。
为什么不可以呢?还记得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吗——企业的目标是什么?
是为了提高效率吗?不是,是为了赚钱。
如果降低效率反而能赚钱,为什么不可以降低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