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 次在社交场合见到的人,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信息。我们把已知的有效信息罗列在下面,供大家去尝试,这些信息也在国外同行安东尼·詹(Anthony Tjan)的相关论述中得到证实。我们同样用观察(当前信息)和了解(过去信息)来归纳。
观察哪些信息?
TA身体松弛和绷紧的时间比例。面对陌生人,情绪紧张的时候多还是放松的时候多?越松弛的人在人前放得越开,人际交往风格偏外向的概率越高,反之亦然。
TA寻求沟通的行为与等待“被交流”的行为多寡。面对陌生人群, 倾向于主动出击的人往往会在人际上比较主动,但同时个人耐受孤独感的韧性相对会弱一些。反过来,等待“被交流”的人,往往内敛、敏感,置身在人群中会 多去观察, 人际交往风格会 加谨慎,但对孤独感的耐受力也会 好。
TA与人 接触时了解别人多,还是关注介绍自己多? 注意了解别人的,相对来说会 愿意关注他人, 习惯保持一种审慎的自信(有点像太极拳中的“后发制人”)。专注介绍自己的人,往往 希望成为话语中心,让别人记住自己,后者对自我介绍中的某些“标签”会比较在意。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企业董事长,在介绍的时候先发制人,说了很多自己的信息,并且刻意强调自己在读博士这件事。加深了解后,我知道了他因为早早创业,一直对自己的学历不太满意,创业成功后便持续不断地学习奋进。因此,他内心 希望别人注意到他学习、奋进的价值观。
TA在交谈时用来表述和倾听的时间比例。如果一个人表述与倾听比例高于60%,你要慎重考虑,这个人是过于自大,不愿意向他人学习,还是说只是怯场,从而使劲说以保持对紧张情绪的安慰?
TA表达内容是 散的还是有结构的?理解力相对的强弱往往隐含在一个人表达的字里行间。表达有结构的人除了脑力不错之外,也会有考虑听众的习惯,“我表达是想让你容易理解”,而不是“我就是想表达”。没经过太多思考的表达内容,逻辑的严密性持续不了太长时间,往往也潜在指向这个人较少的人际戒心,以及在细节方面不够谨慎的个性。
TA一席话后,周围的人情绪 加积极了还是消极缄默了?我们不仅可以从这个人展现的信号来读人,还可以从与他互动后人们的情绪表现,来看看TA 是攫取大家能量的人,还是给予大家正能量的人。前者往往比较自我、悲观,后者多慷慨、乐观。
TA对别人的恭维和赞美是基于事实,还是仅剩形容词的客套?生活中有的人“很会恭维人”,在赞誉之后不但让人心里舒服,并且还没有浮夸和不靠谱的感觉。把“会恭维”的人的表达内容统计下来,发现大多是从对方一个真实并能够被观察到的优点出发去恭维,拿出真实的证据往往会让人感受到这个人的用心。这样的人做人做事都比较用心, 是很好的合作者。反过来,太多的客套往往表示出对方内心的防御,往往需要花很大精力和这样的人沟通才能打开合作的局面。
TA对有着不同社会角色的陌生人会以怎样的态度去对话?刻意表现出社会地位差异感:比如面对现场被大家赞誉的领导,TA 有大量的仰视行为,而对于服务生不光不能平和交谈,甚至在得到服务后连声感谢都没有?还是适度忽视角色差异,尽量平等沟通,不论对方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,都能够得到TA厚道与大方的交流对待?后者往往可能是有丰富的阅历和洞若观火般觉察力的人,或受到足够的呵护所以内心一直保持简单干净的人。
了解哪些信息?
聊聊TA 近做得不错的事。这往往是容易拉近人际关系的话题。一个作品、一项任务、一次活动、一趟旅行……可大可小,可以从中看到TA内心在意的得失是什么。
聊聊TA 近投入精力 多的事情。这背后的信息非常丰富,可以看到TA的工作、生活状态;可以看到TA所依靠的方面,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;可以获得TA如何管理自我及他人。从大数据来看,无论投入到工作多,还是投入到玩乐多,通常 专注投入的人往往会 认真、 爱钻研事儿,他们达成某个目标的稳定性会 好。而精力相对分散的人,往往生理能量比较充沛,精力旺盛,但达成具体目标的坚持性可能会相对弱一些。
聊聊TA的家人。在逐渐熟络的情况下,若TA不介意聊家人,TA给你传递的是信任的信号。如果很介意,这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信号:是TA过度保护家人还是家人太关乎自己的颜面?从我们大量实践经验来看,过度在意和回避谈家人的人,往往在人群中缺乏足够的亲和力。另外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TA的家人,尤其是配偶子女的状态往往也能说明问题。
聊聊TA 近在阅读什么。阅读是思想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人们的工作生活被碎片化得越来越厉害。如果TA 还能保持读大部头书的习惯,除了说明TA 好学、专注之外,还表明TA 在精力及自我管理方面都做得不错。当然,不能否认不读大部头的人没有这些特征。通过TA 阅读的内容,往往可以对TA 的专业、兴趣、精力作比较准的预测。内容读得杂、广的人,往往精力充沛,脑力有用不完的空间。读得专一、深入的人,往往是某方面的 ,会保持自己知识的不断 新,站在领域前沿。专业方面遇到问题找后者准没错。读关于衣食住行书的人,在生活方面 用心。读关于生老病死书的人,在健康方面 用心。读人文社会书的人,在家国政言方面有情怀。读自然科技书的人,在技术信息方面 加敏感……
聊聊TA 读到的新闻。如果TA 的新闻是大家读过的旧闻,通常这样的人 沉浸在自己的内心和愿意关注的方面,有独立的想法,有主见,不会轻易随大流,但和社会主流信息的互动往往慢半拍。TA 所关注的新闻内容也会体现出个人的兴趣偏好。
聊聊TA到过的地方。这个问题很容易扩展出非常多的话题,并且可从中了解到大量关于TA 个人价值观、兴趣、个性、视野等方面的信息。一个人游历过的地方往往是这个人成长的足迹,也会影响个人看待问题的视角。一个咨询顾问和一个山村教师都要去出差,但往往会有不同的时空体验。在咨询顾问看来,去哪里是一个说走就走的事情,时间空间都是屈从于效率的,这和他们长期远距离出差的经历密切相关。而多年未离开村镇一步的老师,在临行前会反复掂量收拾自己的行李,感叹出远门不容易,尽量多带自己的用品。
聊聊饮食偏好。一个苗条到不行的姑娘,如果没有厌食症还在节食瘦身,那她这种对自我高标准严要求的动机也可能会投射到工作、同事、家人、朋友身上,给别人带来压力。一个胖得流油的先生,始终无法对美食忌口,往往自律自控方面还得修炼。另外,口味的偏好能够对应上其长期生长生活的地区,往往我们3~20岁生活区域的饮食习惯对我们味蕾的影响 。
聊聊TA对人的看法。可以聊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人,也可以聊你们共同熟悉的人。过程中,观察TA是中立客观地描述这些人的事实,还是给以很多妄加猜测的评价?是隐晦地保留看法,还是大方地直抒胸臆?这些都能够反映个人个性方面的特点。
来源:读人阅己(IDRead_peopl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