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说思维决定行为。人与人之间的差别,很多时候取决于不同的思维方式。
而思维定势,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,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、定型化了的思维。
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。
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聊天,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,急冲冲地对公安局长说:“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!”老人问:“这孩子是你什么人?”公安局长说:“是我儿子。”
你知道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吗?
曾对100个人测试过这个问题,但是100人中只有两人答对了,并且这两个人都是孩子:“局长是个女的,吵架的是一个局长的丈夫,就是孩子的爸爸;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,就是孩子的外公。”
为什么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回答不正确,而孩子却很快就答对了呢?因为按照成人的惯性思维经验,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,从男局长这条线索去推想,无法找到正确答案;而孩子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经验,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定型化,因而很快能找到正确答案。
这种定型化了的思维,体现在工作上,一方面会限制我们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,也会因此而忽视个体差异,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,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。
那我们在招聘中又会存在哪些思维定势呢?
1.看背景
定势一:重背景多过测匹配。
背景也就是求职者的背景资料。比如是否毕业于名校、学历多高、专业多强、证书多少?以及之前任职的公司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甚至有些公司老板找人,直接就点名要xx公司出来的人。主要是考虑到如下的优势:
-对行业及业务了解,能快速给企业创造价值。
-不用额外花费金钱、时间和精力再去培养,可以降低用人成本。
-过来能直接胜任,管理起来省心省力。
可它同样会带来一些不好的方面:
-同样需要花大价钱把人请过来,或许还会因此而破坏公司原有的薪酬体系。
-并非好背景就代表 强的能力和优良的品性。
-过于看重背景而忽略对人的 和动机的挖掘,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些隐患。
背景只是一个人过去的符号,而员工的 以及与企业文化与价值的适配度,才是决定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。
2.看职位
定势二:招什么职位,就得需要同职位及以上的经验。
比如要找一名经理级别的候选人,我们大多人的要求一般是“几年以上部门负责人或经理级别以上工作经验”类似的内容。貌似一看没有问题,可是我们来分析一下,如果是一个 的候选人,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定是往上走的趋势才对,如果他已经是经理职位了,那他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总监,而他若还可以考虑你的经理职位,我们就需要去了解他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,是否符合企业用人的要求。
而如果对方是主管岗位,或许他会因此而格外珍惜这次机会,并且具备想要挑战 高一级职位的勇气。
激发一个人潜能的,是那些未尝试而有挑战的项目,而不是已经从事且倍感熟悉的领域。以及不同公司对于title的定义和要求是不同的。
相同的职位名称,并不代表就是相同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管理幅度。比如有些十几二十人的企业某个部门就一个人,也叫经理,或是一百人的企业,3-5人的团队,老大就叫总监,而其工作内容的宽度和深度,以及管理的难度可能都比不上一个上千人的企业的主管。
这对个人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,职务和能力也并非都是成正比。
3.看薪资
定势三:同等条件下,一般会认为薪资高的那个能力会 强。
但很多时候,事实却并非都如此。比如:
-对方现在的薪资是纯属虚构的。
-含义不同,对方的薪资区间可能并非是基本工资而是年薪的总和。
-还有一种是把上一家公司当成了跳板,而因此获得了薪资上的几倍增长。
这些情况下的薪资水平,并不能体现其真实的能力水平。
那有人会说了, 后总会要背调的呀。下面我们来说说背调。
4.看背调
定势四:背调-是录用决策的 招!
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在决定录用人选之前进行背景调查,尤其是核心或高级岗位。但背景调查只是企业录用决策的重要辅助手段,而不能成为我们测评人员的 手段。
有说,如果一家企业只能以 后的背景调查结果作为录用人员的 终武器时,那很难想象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有多高。而背景调查也是一项技术活。专业不够,操作不当,并非就能收到真实的效果。
不管是因为专业测评技术不够,只能背景调查来凑,还是仅仅图省事等等。都不能仅通过这一项测评来评估一个人完整的能力和 。
好的招聘,不仅需要我们 专业,还要 吸收新鲜有用的资讯。不能完全依赖所谓的理论和工具,也不要以为过往的经验都是对的。
我们要保持知识和思维的 新,不断去学习和武装自己的头脑,跟上时代变迁的步伐,才不会落伍。
作者:黄兰兰
作者z作者 zuo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