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平衡而是要双赢
讲跟各位讲一下“平衡者”。过去刚开始做人力资源的时候,我自己也在想人力资源的角色是不是一个平衡者,比如HR是不是可以起到平衡公司老板和员工的关系。
一分为二来看,一方面人力资源确实要做到一定的平衡一种缓和,比如有的员工申请加薪,而老板其实要想控制人力成本,这中间如果没有HR来缓冲,后果就会是两方有直接的冲突。人力资源在中间起的是润滑剂的作用,依靠的是HR的专业性。
但HR是不是一个平衡者呢?尤其在利益上来说,早期人力资源的工作是这样的,今天应该做是的双赢。比如在设计一个薪酬机制,考虑 是员工拿到钱,第二是公司节省人力成本。这两点看似是矛盾,但如果你做得专业的话会发现这并不矛盾,如果HR把编制控制到位,人均产值上去的话,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,人均产值提升了,盈利能力增加了,结果就是我给大家涨工资的空间就有了。所以 点——人力资源不是做一个平衡者,而是要做到双赢。
02 hr的服务角色的对与错
第二种角色是大多数中国人力资源面对的现状——人力资源是服务者。像餐厅里服务员是服务者,他基本的动作是满足需求, 基本的服务者要快速根据需求来提供服务。部门要招聘,人力资源就要去做需求调研。到底这种角色对还是不对?今天来看是不对的。
有些工作就是服务的,比如发工资、办入离职,做共享服务中心的事情,HR面对的是员工个体、公司部门的经理,严格来说针对员工级的大多数都是服务型的,我们的工作以服务为主。但是招聘的工作中是不是服务者?要一分为二来看, 是服务者, 先是部门有需求,按照公司内部的流程招一个人。但是至于这个编制是否合理,这个人是不是需要招,是不是需要内部调整?招完这个人一定能够产生好的绩效吗?从这个角度剖析的时候就会发现,说HR是服务者很片面。
所以单纯以服务为中心来定的人力资源定位,往往结果是特别忙但是没有价值,工资也很难涨,也很难获得各级经理的认同。所以我要给各位的观点是,人力资源不仅是服务,还要能够帮助业务部门, 基础服务做好是要求,但如果 终你对业绩影响不高,这时候HR的价值就很难体现出来。
03 人力资源是管理者吗?
第三种角色是管理者。单纯定位成管理者特别可怕, 先思想上角色HR是管大家的,另外动作方法上 强调的是“立法”,法律里讲的叫有法可依、有法必依、执法必严、违法必究。 先是有法可依, 个动作上来就是先要有制度、规矩,第二个是有法必依,我要检查你是不是执行了,先立法后执法,再当警察,自己有的时候还充当法院……
人力资源管理者也要一分为二来看,我认为具体HR项目执行上要做管理者,当然 的方法是管理中要加一些方法,比如有些公司要搞一些课程开发,大家可能没有积极性,如果你能参加做完每个人发两千元,课程PK前三名就再奖励三千元,稍加一些利益性的东西进来。
人力资源立完制度之后是不是每天要作为制度的捍卫者?大逻辑是没错的,但是 多要从提升组织业绩、组织核心能力的角度思想。
04 HRBP的定位有问题吗?
前面说了平衡有问题,服务者也不行,管理者也 以,到底怎么样呢?大家可能说我们就是HRBP(业务合作伙伴),很多人讲HR要服务于业务部门,要做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,那什么是HRBP呢?HR怎么才能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?
分析一下,比如一个200人的业务单元,他有三种角色, 个是业务老大和高级管理者是一波人,第二批是主管这些中级管理者,还有一波是员工。大多数HRBP对业务了解度没有特别高,而且站得角度也不行, 后HRBP只是一个名称, 终落地并不是特别好,HRBP这个本身逻辑思想没有问题,但是很难落地。
后面我会讲到HR的新角色-部门教练,做到部门教练这个程度HRBP这个角色才有意义。很多国外公司和中国公司的区别,大多数外企的业务部门经理都很强,管理基础都比较好,往往很多员工的管理工作、业绩管理工作都分给业务经理来做,在中国不一样。
在做HRBP时候要思考,如何快速提升各个业务经理的管理能力,提高他们的人员管理能力,业绩的管理能力。把HR角色再重新定义——HR应该是教练。
05 强调HR专业定位只能得50分
有些HR说了我专业模块致胜,在公司定位很简单,就是HR是专业项目的发动者。有相当一部分HR是这么做的,在公司里会以专业模块推进为主,会特别强调专业度,会以项目推进逻辑往前走。
这个 的问题是,即使做了很多制度和流程,但发现业务部门对此并不在意,忙活半天很多项目都是虎头蛇尾,原因是这个项目并没有获得老板和业务经理的支持,只是HR一厢情愿, 可怕的是HR自己还不专业,这种专业模块的推进就很可怕。
如果单纯以专业角度来出发,单纯强调人力资源专业性, 的问题是这些举措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吗?从2008年创业到2015年间,那时我认为人力资源 核心的就是强调专业模块,把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搭建起来,所以当时做的项目都是——把组织体系、薪酬体系、绩效体系、价值链写了很多文档,带着业务经理理完搞了一堆东西。完成后没人说它不好,因为他们的确没有,但是也没有人说它特别好,因为对业绩触动没有那么明显。专业定位存在的问题就是:发现做了比没做强,但是效果又不是特别好。
06 政委角色是未来要求之一
政委这个角色有点虚,在中国只有一个地方的政委是相对比较明确的,就是军队,因为军队特别需要,一方面要打仗,本身要求军事战术打法要OK,另外是配一个思想上的管理者,人的思想一旦有问题就会有许多其他问题,所以军队里往往配一个政委管思想。
在一家公司里,真正严格来说政委角色应该是HRBP,公司要配HRBP的话一定要配高手,要真正能够引导员工思想,就像《亮剑》里的赵刚一样。但政委如果不懂业务就很难了,一个业务高手再加上有思想高度,大家就会特别喜欢。在一个公司里,需要有传播思想、传播正能量的人,讲清楚公司的价值观是什么,公司员工交流的通道是什么,怎么能保证互相交流是充分的,另外是如何进行充分的洗脑。
07 成为业务部门的教练
HR要成为一个教练的角色。我认为HR教练分两种, 个是要成为各个业务部门的教练,第二要成为老板的教练。HR要对业务比较熟,一切以提升业绩为核心,需要对业务部门的定位进行分析,梳理好部门真正的关键结果要求,带领部门对KPI有哪些关键动作进行辅导,通过这样的辅导可以让你快速了解业务,可以快速把公司进行串联,可以快速提高人力资源经理某方面的缺陷,让一个部门业绩产生革命性的变化。
教练核心的点就在这里,我建议大家要修炼这部分。教练需要什么素质和能力呢? 就是对业务运营特别熟,第二对人力资源特别熟,第三是不要受前面的影响,不要把自己定位服务者或者限定专业模块,要从业绩实现角度深入。
08 发动局部变革
也有HR认为自己是公司的变革发动者,这是 难的,为什么说 难呢?因为在一个组织里发动业务变革, 多的时候是公司主管业务副总和部门负责人。后来我发现HR可以做局部业务的驱动者,在局部业务单元上可以做很多文章。
大多数中国的公司业绩不好有几个核心因素, 个是各部门职能没有行使到位,第二个是公司核心产品线比较弱。基于产品线再去考虑各部门条线问题,发动局部变革是可以做的,人力资源应该是局部业务的变革者。
09 成为组织部长方可进入核心
HRD未来是要向组织部长转移,在中国政府里 厉害的是组织部长,在公司里把干部管理起来,把公司体系变革拉动起来,是组织发展里面 核心的—— 先是对公司业务发展业务变革对未来了解程度,以及在公司里你的角色。
很多HR因为自己的专业度不强,自己对运营不是很熟,情商、官商也不是很高,你只能做一些基础性服务工作。当你这些能力都比较强的时候,在公司里又有话语权,这时候你就变成公司的组织部长,在公司里整个干部的选聘,整个公司核心部门设定分立,HR是有话语权的。
10 修炼自己才是王道
角色定位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,我给大家的建议是:你要想获得什么定位,前提就是快速修炼自己,包括情商、专业度、对运营的理解、人际关系处理,这些决定了你的定位。你的位置并不是别人给你的,很多人说HRD没做该干的活,你不要埋怨,因为你做的工作水平本身就是不够,修炼自己才是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