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周雨
来源:环球人力资源智库
前两天,在知乎上被邀请回答,“如何看待张小龙在‘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’上的演讲?”
于是从头到尾、认认真真读了几遍他的演讲内容,然后,被彻底圈粉了...
张小龙:人到中年不油腻
人和产品俱如此
人到中年的他,既不“佛系”,也不油腻。还好、可以、差不多,这些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词汇统统与他无缘。
有人问他,为什么玩微信跳一跳小游戏的 纪录能到6000多?他说,“并不是我比大家 厉害,而是比大家练习得 久,可能和很多人不同,玩跳一跳的时候,我会很放松,很平静,这个游戏足够简单,简单到可以让你找到一个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刻。”
他依然是那个做事专注、兴趣广泛,“随便玩一玩就可以把一项事物变成业务 级水平的人”。
张小龙是中国 早接触计算机编程的一班人。
他大学就读于华中工学院(华中科技大学前身)电信系,沉默寡言、爱鼓捣电脑,对程序开发一直怀有浓厚兴趣。
1994年,他研究生毕业,进入广州一家国企从事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方面的研究实现。1996年,加盟一家电脑公司,开发出“号称当时国内 早的基于Delphi实现的商品化软件”。
再后来,Foxmail在他手下从无到有,1998年成为国内用户量 的共享软件,他也借此一路狂奔。先是2000年,Foxmail以1200万卖给博大公司,他成为博大的技术负责人;再是2005年,腾讯收购Foxmail软件及有关知识产权,他被并入腾讯,成为腾讯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。
正如懒人推动了科技一样,不爱说话的张小龙并不排斥沟通和表达——只是要有“合适”的方式。追溯其产品轨迹,他不断寻找的“合适”的表达方式,都有个共同特点,就是要够简洁、够有效!
2007年,他以“简洁”、“快速”作为产品核心改进点,推出了QQ邮箱简洁版,并细细打磨产品的基础功能体验,使其一跃成为国内排名第三的邮箱产品。
和邮箱同时的,有“漂流瓶”,开启了互联网陌生社交的新局面,一时间业内纷纷效仿。
微信就 不用说了。2010年11月,微信项目正式启动。再之后,大家都很熟了,“摇一摇”、“漂流瓶”、“打飞机”、“朋友圈”、“滴滴打车”、“微信红包”……再到目前比较火的小程序、订阅号等,总有一款让你乐此不疲过。
不觉间,微信已经七年,算得上一款“中年产品”。有人说,“中年产品”跟中年人一样,都容易走向臃肿和油腻,缺乏创新和活力。
张小龙显然不是油腻的中年男人,他始终坚持初心,遵从产品逻辑。作为其产品哲学外化的微信,也就很难沦为油腻的“中年产品”。
他曾经在《微信背后的产品逻辑》分享会上,讲过一个故事。马化腾发邮件想让他把“摇一摇”再细化点,能加的都加上。
他立马回了个邮件,“我们已经做到了 简化,他加任何东西都是减分的;我们也做到了 自然化, 符合自然本性的一个体验,所以 能 过我们了。竞争对手无法 越我们,因为一变化就要增加东西,加东西就是不对的了。”
时至今日,微信手握十亿用户,作为一款举足轻重的平台型产品,产品使用体验上依然简洁、易用,功能增加上保持“克制”,恐怕与一以贯之的这种产品理念分不开。
印象中,微信几年里没什么大的 新。因为它从不为了 新而 新。 新的目的是要让产品变得 好,微信基本功已经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了,为什么非要 新呢?
当然,没有大 新,并非说它躺在光荣榜上止步不前。他将 多精力放在扩展功能上,比如小程序、企业微信等。
他的坚守再次回报了他们。
“每发布一个新功能,都会引起业内集体狂躁症”(木村拓周)。正如知乎“运营控”所分析的:微信每次重要版本功能的迭代极具有前瞻性。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上,也总是精准而有效。每次新增功能的运用设计都是低成本引爆的经典案例。
用产品思维做人性化HR
近年来,在HR领域,产品思维也被谈的比较多。虽然并不适用人力资源管理所有方面,但在企业文化、员工培训等方面无疑可以大展拳脚。
前段时间,受邀作为GHR2017中国人力资源实践创新(企业)评选的专业评审接触了20多家 企业的HR创新案例,其中好几个让人眼前一亮,正是应用产品思维打造培训方面的。
总结其共性,这些企业都做到了以下三点:
1.像产品经理一样,把员工当成用户
先要转换思路,把员工当成用户而不止是客户,思考“用户能从中得到什么”而非“你想传播什么”;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所有交互界面都要友好;没有权力抱怨用户,出现问题的 反应是积极提出解决方案。
2.让用户参与设计
记得有个经典设计案例,说设计师不知如何设计公园里的小路便暂时搁置一旁,后来发现来来往往的人已经踩出了小路的痕迹,于是照葫芦画瓢,反响很好。
受欢迎的产品在尊重用户体验方面都做的非常好。如果把培训课程看成是一个产品的话,通过加入各种场景设计,增强体验互动,从而让用户自然爱上他。
3.敏捷迭代
产品思维下的培训课程强调低成本试错,快速迭代培训产品。这样的话,传统的注重系统化思维提升和解决方案,将被问题切割的思路所取代,一次解决一二个小问题。
这就要求,把大块的培训课程拆解开来,利用 小块的时间、 小的规模,渗透到业务一线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,逐步解决问题。
产品设计中反复强调,好的产品要懂人性,有内涵、接地气。HR的产品也是如此。
后,再分享几点张小龙在演讲中关于产品的几点思考:
-
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;
-
只有利益的堆砌,产品会失去它 本质的东西;
-
故意去感动人是一种不尊重用户的表现。